1款泰邦菜易致肝癌,年杀2万人,9种海鲜也高危
去旅行品尝美食(Food)时,也要注意卫生情况,免得病从口入。在泰国,有1道人气菜式因含有寄生虫,进食后有机会诱发癌症,导致每年约2万人患癌离世。另外,有9种海鲜同样高风险。
1款泰国菜易致肝癌 每年约2万人身亡
综合外媒报道,该款泰国菜式名为“koi pla”的生鱼菜式,是泰国东北部依善地区孔敬府(Khon Kaen)的日常料理。当地居民将捕获自湄公河的生鱼切碎,混合香料及柠檬汁而成。“koi pla”深受贫困地区村民喜爱,然而,这些来自湄公河的鱼类含有不少寄生虫,不宜生吃。
由于村民经常食用“koi pla”,对此事毫不了解,令伊桑的胆管癌发病率成为全球之冠。不少人患癌后无法得到救治。根据泰国统计数据,每年有逾2万当地人致命。
寄生虫为何会引发癌症?据本港食安中心资料,淡水鱼当中常见中华肝吸虫。若感染大量中华肝吸虫,可引致食欲不振、腹泻和发烧,甚至造成胆管梗阻、肝硬化及慢性黄疸,亦较容易出现胆管癌。世界癌症研究机构已把中华肝吸虫列为 “会令人患癌”(第一组)。
最近,这个问题因为依善人Narong Khuntikeo而获得正视。由于父母进食这道料理后患肝癌离世,Narong Khuntikeo为此成为一位肝脏外科医生(Doctor)。他更积极参与一个由科学家、医生(Doctor)及人类学家组成的团队,为伊桑的村民进行(Carry Out)寄生虫检测,并劝导居民停止食用“koi pla”。
9种鱼生易含寄生虫 吃三文鱼鲭鱼也要小心
不少海鲜含有寄生虫,例如海兽胃线虫。除了淡水鱼,还有港人常吃的海鱼,属于三文鱼、鲭鱼:
1、鲭鱼
2、三文鱼
3.鲱鱼
4.鱿鱼
5.沙丁鱼
6.秋刀鱼
7.远东多线鱼
8.鳕鱼
9.鳟鱼
感染寄生虫无法自行痊愈 医生(Doctor)揭严重症状集中3器官
寄生虫会藏在人体哪些部位?本港肠胃及肝脏专科医生(Doctor)吴昊接受《星岛头条》访问时表示,寄生虫感染经常会发生于大肠、肝脏及胆管,有时会也会出现脑部感染。他表示,香港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、蛲虫、钩虫、绦虫和肝吸虫,偶然会发现阿米巴变型虫的案例,裂头绦虫则极少在香港出现。
寄生虫有何特性?吴医生(Doctor)表示,部分寄生虫可长达数米,有时候在肠道里同时存活着大量寄生虫。无论太长可能太多,都可能引致肠道闭塞。感染后会出现甚么症状?他表示,人体感染寄生虫后,自我痊愈的机会极低。寄生虫寄居人体后会不断繁殖,产出虫卵及幼虫。
吴医生(Doctor)受访指,以下3个器官较易感染寄生虫:
*肠道:营养吸收变差、人渐消瘦、肚涨、消化不良、肠塞导致便秘及呕吐、肛门痕痒、大便见到白色虫卵可能虫体等
*胆管:肝吸虫可造成胆管闭塞、黄疸、胆囊及胆管发炎
*脑部:头痛、抽搐、性情大变、影响视觉可能感觉、活动不良
吴昊医生(Doctor)表示,在医疗较先进地区,寄生虫致命的问题已属罕见,透过简易的大便测试就可验出肠道有没有寄生虫。他指出,一般在较落后的地区,医院有可能诊断不到寄生虫,而延误了治疗,可导致胆管闭塞,甚至脑部感染及身体抽搐的情况,此时就有机会致死。
吴医生(Doctor)强调,将食物彻底煮熟,就可以杀灭所有寄生虫。至于有些情况,明明食物已煮过,却仍然发现寄生虫,其实都是由于处理不当。这尤为常见于免治肉类及鱼蓉。当食物表面有虫卵,经切碎混合后,虫卵布满整块肉。而在烹煮时,只得表面温度足够杀死食物表面的寄生虫,但中心温度不足消灭里面的虫,就有机会进入并感染人体。
本港卫生署列出11大预防寄生虫方法,除了彻底煮熟食物,还须注意食物来源:
*经常保持双手清洁,尤其在处理食物可能进食前,以及如厕后;
*洗手时应以相液和清水清洁双手,搓手最少20秒。如没有洗手设施,用含70至80%的酒精搓手液洁手亦为有效方法;
*定期修剪指甲;
*不要吮吸手指可能搔抓肛门范围;
*在田里工作时须穿上鞋子;
*只饮用煮沸后的自来食水可能出品自可靠商户的樽装饮品;
*从卫生和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,不要光顾无牌小贩;
*避免进食高危食物,例如生可能未经煮熟的肉类,特别是牛肉、猪肉及鱼肉;
*食物应彻底清洗;
*确保所有食物彻底煮熟才可进食,尤其是以烧烤可能火锅方式烹煮食物;
*处理食物时要选择安危的原材料、保持双手及用具清洁、分开生熟食物、彻底煮熟食物及把食物存放于安危温度。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(News)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
- 赞(476) 踩(58) 阅读数(2950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-
加载中......
- 发表评论
-